谢宗芬-又一个WordPress站点

当前位置:首页 - 全部文章 - 正文

谢宗芬

商业互吹?自废武功?张艺谋为你解读他是如何拍电影的-SmartCinema移动电影院
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,最期待的莫过于张艺谋的新片《影》。

去除了最具标志性的艳丽色彩,张艺谋在《影》当中使用的“自废武功、不破不立”的导演手法和美术风格刘悦坦,会很容易让人想起他之前的作品《归来》。

其实,“自废武功”这句话,是张艺谋自己在《归来》的导演评论音轨中说的。对于国内影迷来说,电影往往只看一遍,很少会去买正版影碟看看导演评论版。其实,在导评中,往往私藏了很多主创想说的“干货”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这部让张艺谋是如何在《归来》中“自废武功”的。
以下内容根据导演张艺谋同声评论整理,帮助大家更深层次去了解电影背后的故事。

《归来》根据严歌苓的小说《陆犯焉识》改编,主要描写了时代大环境下冯婉喻、陆焉识两个人的爱情和命运史诗。
严歌苓是国内鼎鼎有名的作家,在《归来》之前的《金陵十三钗》、之后冯小刚的《芳华》,原作都是出自她手。

书中很多内容在今天依然讳莫如深,所以张艺谋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来重新架构剧本,最后成片其实只拍了小说最后的几十页。老谋子只讲这段含蓄的爱情,而把整个时代的面貌留给观众自己想象。
这无疑是种“讨巧”的方式,既用中国式的留白、含蓄来表达自我,又避开了一些不适拍摄的视角禁区,使故事得以顺利上映韩湘琴。

谈到演员选角,张艺谋说自己第一时间就确定了巩俐和陈道明,至于原因嘛,多少有点“商业互捧”的调调。

“选巩俐是因为她这个人的年龄、阅历、气质就在那了,中国找不出再比她合适的老千生涯日记。”

“陈道明他是中国少有的,带着书生气质的成熟沉稳的男演员,他就像个老教授,我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他地下影带。”

片中女儿扮演者张慧雯,当时只有19岁,是舞蹈学院的在校生,张艺谋在全国的艺校花7个月时间层层筛选、考试,最后找到了她。

“通过选拔也只是觉得她形象和基本素质最合适徐传化,接下来还要做3个月的培训末世超武系统。”
当年的芭蕾舞有其独有的特色:表现战斗英姿“用眼神杀敌人”、芭蕾轻巧脚尖要有跺脚的动作表现力量、枪托的摆动等。

同时还有要学习表演、学骑老式自行车,看那个年代大量的资料,前后花了很长的准备时间。可见张艺谋对作品的打磨是非常苛刻的。

摄影出身的张艺谋,从早期作品《红高粱》中的“红”跳水鱼的做法,到《英雄》章子怡一袭红衣在漫天飞旋的黄叶里挥剑的镜头,大胆的色彩运用是他的个人标签。
而这次的作品当中,张艺谋“自废武功”,整部影片的光影色彩,极其平淡真实而内敛。

影片的前后有相当的楼道戏份,如何在门内门外、白天夜晚、晴天雨天、通过光线的明暗变化,传递出人物不同的心理情感,导演对这些场景的处理都非常到位展峰博客。

比如在楼道这场戏,对于光线的运用非常经典,尽力追求接近真实生活中的光影效果,同时在镜头视角和光线明暗上去做设计。光和色,只为演员的表演和情绪所服务。

火车站这场戏,是在唐山火车站实景拍摄,这是30年代日本修建的,到现在依然在使用,这些蒸汽机车每天还有固定的班次。

“我们每次都是掐着表,等火车一进站就抓拍,这场戏前前后后抓拍了一个月。”
导演让多辆火车同时出现在镜头,车轮与铁轨的钢铁撞击声,后期进行放大,冯陆二人的呐喊、追逐、被迫分离,在大时代的滚滚铁蹄之下,两个人的命运显得分外渺小。

《归来》也是张艺谋作品中少有的、演员可以参与剧本修改的影片。
冯婉喻在报纸上用毛笔写下丈夫的名字金民律,陆焉识陪她在人海等待,这些细节都是巩俐提出的想法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帕特莱利,就是我站在你身边,你却不记得我。

影片的配乐作曲陈庆刚,也是为奥运会开幕式作曲的艺术家,其中陆焉识为冯婉喻弹钢琴《渔光曲》是整部片子中的重头戏之一。

导演在考虑这场戏时,做了多次设定。最初是想当时的知识分子可能喜欢一首苏联音乐,谨言by来自远方但张艺谋总觉得少些特色,最后想到电影《渔光曲》,在影片里的那个年代是经典之作藤川优里,也是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,同名钢琴曲是当年知识分子公认的最时髦的音乐。
于是《渔光曲》成为两人爱情的主旋律,以此为基调进行变奏、变化成为电影的主题音乐。

事实上影片中存在众多的细节、道具等,伯恩安德森都是经过导演深思熟虑,经过严格背景设定的。

比如影片中最简单的钢琴,导演的设定是陆冯二人结婚时买的,冯生病后年久失修,而陆名义上是来修琴,实际上只是借口来看妻子,所以根本无心调音出魂记,这样的钢琴弹出的音色质感是沧桑的,声音不准,也能很好听。
再比如影片中处处存在的纸条,导演专门设计了这些道具。

陆焉识从墙上随手撕下的纸皮,被冯婉喻珍藏在玻璃板下杨孙西,下放时写下的几百封信,都是收集破碎的纸片、烟盒写出的。
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,纸条这个元素是很中国的,这是老一辈走过的历史。”

包括美术、音乐、服化道等所有部门所做的努力,都在尽量不露痕迹、力求真实,让观众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演员身上。正是对这些无处不在的细节精细打磨,才让演员、画面融入故事、融进历史,使整个影片有血有肉,足够真实。

《归来》的视角在于描写家庭、矢志不渝的坚守和白头到老的爱情,而“白头到老”这句老话,在今天似乎只成了句吉祥语,说的人多,做到的人却越来越少。
其实无论任何年代、任何时期,《归来》的故事所传达的烈火女警花,关于生存、爱情、信仰,这些人们共同的愿望和期许,从古至今都是一成不变的。

本文来源:谢宗芬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g6g7.cn/10221.html

关注我们:微信搜索“谢宗芬”添加我为好友

版权声明:如无特别注明,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!